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钟氏动态 > 湖南 >

南塘村里拜谒钟氏宗祠

来源:胡如庄 责任编辑:admin 发表时间:2011-10-29 16:00 点击:

走访活动结束后,在钟成志、钟健民等人的导引下,我们拜谒了坐落于南塘村西头天帝庙原址的钟氏宗祠

南塘村及相邻的越山、泥冲、泉山、泉冲等村,集居着钟姓族人。据《钟氏族谱》记载,道光六年,本族十代太祖、四川夔州府(今四川奉节)指挥使震辅公创宗祠 于台洲塘虎形山下。宗祠背靠虎形山,座落蛇形山,眺望白石岩畔泉水山,门前公路通往南岳山,清甜泉水流进万景山,人间仙境仿佛就在此地。清代曾有一位文人 在游历钟氏宗祠后是这样描绘的:“湘之中,有台州,山峻以复,一泉洁以长,茂林修竹,云气往来,中可烟火百家,田畴沃壤,夫山水秀绝”。

钟氏宗祠经光绪十年以及民国年间数次修缮扩建,并在祠内建成族学“成志学校”。解放初期,“成志学校”异名为“南塘完全小学”,1978年兴办初中,更名为“南塘中学”。至1998年,由于学校扩建需要,钟氏宗祠被拆除,仅保留前门“轿顶”以作纪念。

现在这钟氏宗祠重建于2006年,砖瓦结构,七弄三层,灰墙青瓦,墙垛上盖着金黄色琉璃瓦,金碧辉煌。整个祠堂建筑,端庄浑厚、落落大方,很有气魄。宗祠 前的公路边,28棵松柏树整整齐齐分列在雄壮威然的槽门两侧石勘前。槽门的正中堆叠出的黑底金字“颍川堂”三个大字,左上角记载着重建年份。槽门两侧对联 为:

钟姓本源氏始春秋千古传;
太祖威灵宗功笃庆万代荣。

钟氏宗祠之所以称“颍川 堂”,说的是钟姓的源流。据《广韵》钟:“亦姓,出颍川”。《元和姓纂》载:“钟氏,宋微子之后,桓公曾孙伯宗仕晋,生州犁,仕楚,食采钟离,因氏焉。子 孙或姓钟氏。楚有钟仪、钟建,又伯牙与钟子期为友。项羽将钟离昩,昩中子楼,亦单姓钟氏。接始居颖川长社。”

《新唐书•宰相世系》载:“钟氏出自子姓,与宗氏皆晋伯之后也。伯宗子州犁仕楚,食采于钟离,因以为姓。楚汉时有钟离昩,为项羽将,有二子,长曰发,居九 江,仍故姓;次曰接据颖川长社,为钟氏。”翻阅《通志•氏族略第三》、《今古姓氏书辨证》、《姓氏寻源》等资料,记载大同小异。颍川,即颍川郡,以颍水得 名,置于秦王政17年(公元前230年),治所在阳翟,即今河南省禹州市,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、宝丰以东,尉氏、郾城以西,新密市以南,叶县、舞阳以北 等地。

进槽门,是一块宽敞的水泥坪,长42米,宽20米,围墙边栽有长青树32棵。坪中一对古香古色的高大香炉,显示着钟姓族人对祖先的虔诚礼拜。坪右有一对旗杆,飘扬着五星红旗和钟氏族旗。面朝台洲塘,只见槽门背面上书“忠孝仁义”四个大字,两侧的对联是:

巍然青山钟灵毓秀光祖祠;
瑞祥灵气绵永德星耀宗堂。

钟氏宗祠主体建筑正面是高大威武的山字墙垛,正中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从墙顶绕柱而下,在二楼处悬头戏珠。正墙中央书写着“钟氏宗祠” 四个金色大字,六幅壁画分列左右及其上。两侧山字墙垛分别绘着“日”“月”图。墙垛上条条金龙生气勃勃,座落在墙头上的尊尊石狮威武雄壮,十步阶梯左右安 放着一对高大的石狮。阶基上一对红色廊柱撑起第一层琉璃瓦顶,柱上书写着一幅对联:

溯祖源颍川迁湘居台洲万里关山劳跋涉;
喜后嗣人材辈出遍中华千秋事业永流芳。

宗祠大门是宽厚的大理石所造,两旁的对联是:

千载创业震辅太祖耀神州;
四柱擎天荣华富贵冠潇湘。

据何光岳《中华姓氏淙源流史》记载:钟氏,源于嬴姓钟离氏。一个名“气”的人认为颍川钟离山清水秀,系两间秀气所钟,于是以“钟”为姓。因此,钟氏后裔称 钟气为颍川钟氏一世始祖。其后传至宋代钟千岭、千驷兄弟,迁居潭州。南宋末年,钟千岭由潭州迁湘乡城西钟家湾。所以,钟千岭为湘乡钟氏始祖。湘乡钟氏传至 第八代钟祚生“凤、旺”二子。其中钟旺自元末迁居洪山殿台洲塘(今南塘),为台洲塘钟氏一世祖。

钟氏宗祠内厅宽敞明亮,厅内灯火辉煌,中央两对红色廊柱依次整齐排列,上面都书有钟氏后人所撰的对联:

其一:

世稽微子系出烈接高天厚地瞻仰星斗图书山水画;
氏始春秋受姓颍川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。

其二:

德泽垂后世扶正气诚信廉洁立身以至善是本;
光辉照人寰讲和谐勤俭孝顺读书以明理为先。

正厅两侧墙壁上方悬褂着“忠孝仁义”、“和谐社会”八个大字。“建祠铭志”、“建祠人员及捐款名单”镶嵌在墙壁下方的大理石上,黑底白字,肃穆大方。

厅顶天花板上绘着一幅八卦图,清晰明亮,别有一具风格。一些年长的族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或聊天、看电视、玩牌,怡然自得。中厅代替了古时的天井建筑。由于两侧都是玻璃门窗,取光比古时的天井效果更好。

祭厅中央的一是张香案,案上一矩雕花圣轿内供奉着钟公震辅神像。据陪同我们的钟氏宗祠管委会人员介绍,此神像还是老祠堂始建时雕刻的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,后裔们想尽千方百计才保存下来。圣轿可以加两根抬杆,把神像抬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祭典活动。像前香炉内烛光长明。

神龛中央亦为震辅公神像,两旁还立着一文一武两个子臣。两侧还有观音大士、圣帝爷爷等菩萨。观音菩萨有童男童女服待,圣帝老爷有门神护卫。神台下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架子,上面分别装置着祭祀用的大钟、大鼓、大锣。神龛前的红色廊柱亦上书着对联:

吉星高照瑞气祥云荣耀宗祠霞光映彩;
满堂神像齐降福佑喜盈永保人兴财旺。

神龛对面是很气派的戏台,这戏台上悬着一块清代乾隆期间留下的牌匾,“懿德嗣音”四个大字刚劲有力,格外耀眼。钟氏族人介绍说,那是一位知府的女婿送给德高望重的岳母八十大寿而敬献的。戏台两侧是一栋七弄二层的楼房。

    分享到:
    发表评论
  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   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    最新评论 更多>>
    网站简介 - 联系我们 - 稿件投递 - 赞助我们 - 隐私保护 --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TAG标签 - RSS订阅
    Copyright ©copy; 2011-2017 钟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  赣ICP备16000808号